什么才是极简主义 学会寄至味于淡泊
更新:2023年05月14日   阅读:10113次

  苏东坡早就说过“寄至味于淡泊”;孟子亦云“养心莫善于寡欲”;苏格拉底更说“我们需要的越少,我们越近似神。”每个人都知道生活只要简单就快乐,宠辱不惊,看庭前花开花落;去留无意,望天上云卷云舒!有人说世界上能真正体会生活之美好的人只有两种:孩子和看透世事的老者。孩提时代天真快乐是因为他们想得简单,老年人宁静安祥是因为他们站在人生的另一头参透了生活的真谛。

  面对繁华浮躁,面对纷扰诱惑,我们常常被矛盾迷蒙双眼,被冲动搅乱了理智,只有人经历多了,在历经沧桑后,看过了繁华才发现自己心灵的归宿,才发现最朴实的最简单的,才是最美好的生活。那么,什么才是最简单的生活?怎样才能简单快乐生活?来自@知乎网友Kent Zeng的解答: 如果你属于以下的某一个类型,大概极简主义有可能帮到你——

  打折购物狂。每次看到打折商品都有买的冲动,觉得这便宜不占白不占。结果买了一堆没用的或者极少使用的玩意,花的钱反而比“有需求时再买(即使是原价不打折的)”更多。最近几年出现的“APP收集癖”也属于这一种。

  山寨爱好者。买很多劣质山寨产品,结果常常因为东西坏掉而不爽。如一个山寨手机用1年挂了,一件便宜夹克穿一个季度就破了。(更严重的可能是与下一条的旧物收集癖结合,把这些尸体留在家里,没事时候看一眼又想起伤心往事。)

  旧物收集癖。家里堆满了各种百年难得用一次的奇怪旧物,可能是多年积攒的破烂,也可能是只用过一次的鸡肋商品,总之就是很多东西。无论怎么收拾整理都显得乱糟糟的。看到干净整洁无杂物的屋子就舒服,看到自己家感觉就感觉很屌丝就心烦。

  整洁强迫症。家里很整洁,但其实你每周至少花了累计半天的时间收拾自己的屋子。你很想利用这半天时间看看书、打打球,或者去更远的地方吃好吃的。

  工作大忙人。或许你从来不觉得自己拥有的物品有什么问题,也从不为自己花钱多了、买的东西坏了、家里太乱了而烦恼。你只是每天有太多更重要的事情要去处理,忙得不可开交,根本没功夫考虑“繁与简”的问题。

  觉得自己太穷。(这个时候,“大概极简主义有可能帮到你”,我可不敢保证有效。)或许你也不烦,也不忙,也不穷,只是想尝试一下看看有没有可能过不一样的生活。极简主义可以帮你减掉一大票生活中不必要的事。比如买从来不穿的衣服花了很多钱,用很多时间收拾房间,为车坏了需要修而操心,或者看到乱七八糟的书桌而心烦等等。这些事情有可能费时间,花钱,占用你的精力,给你带来压力等等,而它们的益处却极其有限,甚至根本没有好处。

  极简主义能怎么帮你呢?说到底,极简主义可以从三个方面直接改善你的生活:节省你的时间;节省你的精力(包括缓解你的压力);节省你的金钱。极简主义就是要通过砍掉生活中一些东西,来减少这些明显弊大于利的事情,从而改善你的生活。也就是说,减少物品只是手段,减少这些生活中无益的事情,从而腾出时间精力来留给更有益的事情,才是极简主义的核心。

  二、极简的生活,真的可以有么?

  极简生活,似乎很罕见。其实不然,你觉得人生活下来必须的物品有多少呢?答案是少得惊人,几乎是零。对于生活而言,至简至淡其是一种大辩若讷的成熟,是一种超脱无我的禅心,它不是简单的无为无欲,更不是甘于平庸,不思进取,它是对物欲事理的一种适度取舍。

  有人会怀疑“倒退”的极简的生活怎么可能让你过得比目前更好?

  首先,告诉你一个事实:你的生活过得好不好和你拥有多少物品毫不相关。其次,极简不代表苦行。相当一部分极简主义者仍然用着他们认为最好的手机,穿着可能昂贵但绝对耐用的皮鞋。而且,你在无用的物品上省下了钱,就可以在你认为值得的地方多花一些。

  绝大部分极简主义者提倡花钱“购买体验”,各种旅行与有益的社交活动都是值得鼓励的。可能你觉得,多存点东西总是好的,你就喜欢搜集各种新旧物品,以备不时之需。问题是,“不时之需”真的存在吗?现在商品市场太发达,没什么是临时要用而买不到的。

  最后,每个极简主义者自己的标准也是不同的。你大可不必看到那些极端极简主义者的做法就害怕退缩。选择极简主义不代表你明天就得把衣柜里的物品减到33件,或者把所有家当装进车的后备箱里。对于简化生活,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舒适区,简到自己喜欢的位置就好。那么问题来了——怎样才能算极简主义的生活方式呢?

  1、欲望极简

  了解自己的真实欲望,不受外在潮流的影响,不盲从,不跟风。把自己的精力全部用在自己最迫切的欲望上,如提升专业素养、照顾家庭、关心朋友、追求美食等。

  2、精神极简

  了解、选择、专注于1-3项自己真正想从事的精神活动,充分学习、提高。不盲目浪费自己的时间与精力。

  3、物质极简

  比如:将家中超过一年不用的物品丢弃、送人、出售或捐赠。比如看过的杂志、书,不再穿的衣服,早先收到的各种礼物或装饰品。

  明确自己的欲望和需求后,不买不需要的物品。确有必要的物品,买最好的,充分使用它。不囤东西,不用便宜货、次品。用布袋,代替塑料袋和纸袋。用瓷杯、钢杯代替纸杯。用电脑写东西,少用纸。养成纸质文件扫描、存档的习惯。整合、精简电源线、充电设备。不重复购买电子产品。精简出门行头,只带“身手钥纸钱”。精简银行卡,仅保留一张借记卡,一张信用卡。

  4、信息极简

  比如:精简信息输入源头,减少使用社交网络、即时通讯。定期远离互联网、远离手机,避免信息骚扰。不关注与己无关的娱乐新闻。精简电子邮箱数量。APP使用少而精,删除长期不使用的应用。

  5、表达极简

  写东西、说话,尽可能简单、直接、清楚。多用名词、动词。少用形容词、副词。

  6、生活极简

  慢生活。不做无效社交。锻炼。穿着简洁、不花哨。少吃含有添加剂的食品。

  极简有许多种,每个人的方式不同。最后,我们选择不了生命,但我们可以选择走过的方式,在喧嚣中,独守一片平淡,在繁华中,坚持一份简单,不为眼前功名利禄而劳神,不惊荣辱,不计较得失,宁静从容,我们就会活的轻松,活的充盈,活的有滋有味。